时间在一些领域的流动速度是不均匀的。
在基础科学的领域,它已经停滞许久了,你在二十一世纪并不会看到基础物理学的大厦迅猛地平地而起。而在大多领域,它不疾不徐,你可以信任五年内的论文都是较新的技术,即使不随时阅读也不会被浪潮抛弃。而在少数领域,它小跑着推着研究者前进。比如深度学习领域,顶刊的论文每年以四位数为基础涌出,其中不乏大量突破性的技术。若不每月同步理解世界同行的新进展,只会造出重复而无新意的「轮子」。
现在,更不一样了,时间以周为步伐奔跑,甚至以日为单位狂奔,发疯般裹挟着世界上所有的人进入新的时代。
就在今天,OpenAI发布了一篇名为《GPTs are GPTs: An Early Look at the Labor Market Impact Potential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》论文。暂且略过内容,只关注引用:在所有引用中,惊人地有19个引用项年份为2023年——这段诞生不到80天的年份。
很少有论文会高密度引用几十天内的内容,因为一般来说,过去几十年的公理是可以少量引用的,最近十几年的技术发展是可以适度引用的,大家一般会较多引用近五到十年内的研究。而在OpenAI的参考目录中,它大声地宣告:此刻的研究只能被百日内的研究支撑,过去的大多事情,已经,不适用了!
然后它在摘要给出了恐怖的数字:
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pproximately 80% of the U.S. workforce could have at least 10% of their work tasks affect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GPTs, while around 19% of workers may see at least 50% of their tasks impacted.
80%的工作者受到至少10%的影响,而有约20%的工作至少有50%被冲击。这些「至少」,都太保守了。
David Graeber在《Bullshit Jobs》提到,至少有40%的工作都是「Bullshit Job」,即毫无意义的工作。这些工作大多集中在专业人士、管理人员、办事员、销售人员和服务业工作者,工作内容对世界毫无意义(甚至有害),而工作的执行者也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有任何价值。
这些工作的内容大多集中在文字的组合,邮件的生产,PPT的制造……是最容易被GPTs影响的工作。这些工作被资本无意义地发明,在今日终于可能被资本的造物燃烧。
但是真的可能吗?
凯恩斯在几十年前预言,人每周只需要工作十五小时即可养活自己。最初人们对它很有信心,因为那是自动化刚刚展现无限希望的时代,它带来了生产力,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似乎顺理成章。但是这个预言最后成为了笑话,如你所见,生产力空前的今天,人类反而原来越忙。大小周,超级大小周,996……习以为常。
并非因为现实需要那么多生产力以维持生活的运转,只是一些抽象的、宏大的巨手,希望每个人安分守纪,不要破坏系统的秩序。
那么,在今日,系统对稳定的需求与GPTs对bullshit工作的毁灭性,谁更胜一筹呢?
请用心观察,见证历史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