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周一在学校食堂脚滑了一下,幸运地骨折了。
在扭到脚之前,我的精神数值已经快到极限了:每天都活在恐怖的节拍下,晚上不是开会就是加班。好不容易到唯一有空一些的周日?整个人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,踏出公寓一步去呼吸外面的空气了。
上周似乎写了不少blog?都是我扛着工作吞噬时间的巨手,夹缝求生写的。但写blog已经是自由支配时间的极限了,至于「打游戏」「看动画」……那是特权,是不属于我的特权。即使在扭到脚后,好不容易有一些自由的时间,我也做不到像以前那样开开心心地打游戏了。
娱乐一会就开始焦躁:想象一下,你的师姐研二就发了Nature大子刊,正在准备去腾讯实习;你研一的师姐一个月做四个pre,还能挤出时间长期练口语,演讲比赛名列前茅;你同级的研零已经在这个实验室呆了三年,成果恐怖……
而你,你初来咋到,什么都不会,什么都不是。
好不容易有了空闲,还不去给贫瘠的自己攒点筹码吗?否则读博或就业,又怎么办呢?(本科还没毕业就焦虑读博怎么办,233
Work-life balance?那是什么童话(或疯话)呢。
时间与空间上,哪有什么balance?隔壁几个组日常工作时间早八晚十大小周,996听了都得自愧不如:996一周的工作时间是60h(中午休息2h计),而他们每周平均固定在工位的时间是66小时。甚至,还有周日的例行组会没有计算在内。每周想去外面逛逛又能去哪里呢?大家都被钉死在工位上。
而我只是早九晚五点半的大小周罢了,比他们好得多。虽然偶尔会一周内天天晚上开会,但在没会的时候是可以选择不加班的。「选择」……?也许是出于「自由意志」的选择吧。事情一件接一件,pre一个接一个,怎么可能选择不加班呢?
精神上,哪有什么balance?每天只有这样几个成分,上班前、上班中、上班后与睡觉。上班前,需要担心今天通勤会不会迟到;上班中,时间与空间就干涸在那一平米不到的工位上;上班后,一般这个时间点都开始于晚上九十点,余下如果有精力最好能准备准备语言成绩;而睡觉蓄能,不是为了明日更好地上班吗?
一切服务于工作,工作就是生活的一切。工作之余是为了积攒未来工作的入场券,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。
不到三个月,我已经快不行了。尽管师兄师姐耐心友善,尽管办公桌上总会掉落形形色色的零食,尽管茶水间可以煮火锅磨咖啡,尽管办公环境舒适,尽管学校绿化漂亮至极……但我的精神真的到极限了。
太累了。
但好在?我骨折啦!!!!!(虽然是连着工位的电脑远程办公),但至少可以不去实验室,了!


上周日本来想出门逛逛,但是精力虚脱,索性在公寓窝着看了一整天的剧,《人生分割术》。
注意——本篇blog以下部分含有剧透,我用简单的css+html进行了无害化处理,你只会在鼠标悬浮/手指点击时才会看到涉及剧透的部分。
如果你看上一段的「无害化」三个字有剧透蒙版效果,那么测试成功,你在下文不会被剧透。
但如果你使用rss阅读器直接阅读,可能会被剧透糊脸。建议你点击原链接看!
这部剧实在是,太棒了……
构思极其有意思,如果有一种手术可以把人分为两个记忆不互通的人格:一个工作人格(Innie)在岗位上高效处理工作,一个生活人格(Outie)永远不会被工作困扰。一到公司,人格自动变为工作人格;一离开公司,生活人格便毫无负担地去过自己的生活,从而实现Work-Life Balance,你觉得怎么样?

至少听起来很吸引人不是吗?决定做分割手术的人入职后,完全不会有工作的记忆,每天有记忆的时刻都是清闲的「生活」,没有工作带来的时间压力与精神压力——此外每个月还能天降一笔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赚取的工资。
嗯~的确对于工作人格来说这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买卖。但对于工作人格,绝对不是。
从工作人格的视角,自己离开公司的下一秒便会回到公司,没有任何休息可言——因为记忆的分割,时间感也是割裂的。而工作人格只能永远呆在不见天日的公司地下,没有睡觉、娱乐,甚至社交。
为什么连同社交也被剥夺?在部门内,每个人的工位都被挡板隔开;而在部门间,甚至无法在错综复杂的管道走廊中找到其他部门的位置,必须通过地图才能找到别的部门。这是蓄谋已久的Severance,如果两个部门走得太近,两个部门的成员都会收到一份油画,画面上是另一部门的血腥暴行。
说起来,为什么是以油画的形式呢?这样的媒介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复古的「宗教感」。
这便是我认为本剧的核心之一所在了:「公司是一种现代的宗教」。
就像Yuval Noah Harari在《未来简史》中「虚构的力量」一章里,将「宗教」与「公司」本质进行对比:
神不会死,也没有后代争夺遗产,于是就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权力。越来越多的苏美尔人发现自己成了神的员工,拿着神的贷款,种着神的土地,也向神纳税。就像现在有人是谷歌公司的员工,有人是微软公司的员工;在古代的乌鲁克,可能某个人是水神恩基的雇员,而他的邻居则在伊南娜(Inanna)女神的手下。恩基和伊南娜的神庙刻画了乌鲁克的地平线,神的标志也出现在建筑物、商品和衣服上。对苏美尔人而言,恩基和伊南娜再真实不过了,就像我们眼中的谷歌和微软一样真实。
在过去,宗教的信仰者人们诵读神谕,手持圣经;在剧中,Lumon的员工背诵Handbook;在现实,公司的职工用wiki管理「公司文化」。
hhh
骨折第三天,我一切都好多了。
不会做噩梦梦到自己写的代码被人指指点点,脑袋里不会混混沌沌只想着怎么解决工作的问题;也不会经常在工作时呼吸困难快窒息时才想起来吸气,更不会早上起来胃里咕噜咕噜然后反酸呕吐。
骨折后的一切都像是新生: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公寓里用上了买了好久的小煮锅做了晚饭,而不是很晚才回公寓吃高油高糖的夜宵果腹。

甚至,我有了大把浪费时间的权力:把足够写几千字文稿的时间毫不心疼地挥霍在染发上。(是的,我现在是挑染+挂耳红毛酷姐了.jpg

蛮喜欢红色的,很aggressive——
碎碎念 01
好吧其实这整个blog都挺碎碎念的,碎碎念的意义已经不大了那就跳个rap吧!

顺带一提,Severance的音乐超棒。我贴上去的那两首是op+ed。超级震撼……
碎碎念 02
牛肉粿条太好吃辣!

人类应该信奉牛肉粿条!!!